石家庄学校大全石家庄大学大全石家庄铁道大学

石家庄铁道大学

  • 地址: 河北省石家庄市北二环东路17号
  • 电话:(0311)87935114
  • 邮编:50000
  • 网址:http://www.stdu.edu.cn/
点击查看“石家庄铁道大学”地图完整版
学校简介

学校概况

现状简介

石家庄铁道大学风景学校面向全国招生,第一批录取。截止2013年,学校设有18个学院(系、部)以及国防交通、大型结构监测、交通安全工程等25个研究所。学校现有49个本科专业,拥有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联合培养博士学位授权点,10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4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工程硕士(10个授权领域)和工商管理硕士(MBA)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种类,具有同等学力硕士学位授予权;建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4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省级重点发展学科。2012年被列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2013年10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与河北省人民政府签署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与河北省人民政府《共建河北大学、河北科技大学、北华航天工业学院、河北联合大学和石家庄铁道大学协议书》,成为省部共建大学。

学校现有教职工1740余人,专职教学科研人员1000余人,其中教授及其他正高职称人员220余人,副教授及其它副高职称人员400余人,博士、硕士生导师353人,在校学生25900余人,其中研究生近2200人。中国工程院院士候补2人,有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河北省“巨人计划”创新团队;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国家级教学名师和“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近10人;燕赵学者2人,河北省院士后备人选2人,“全国优秀教师”和“全国师德先进个人”10余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和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近60人。另外还聘请了120余位两院院士、知名学者为学校兼职教授。学校校本部建筑面积54万平方米,设备总值2.35亿元,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136余万册,校园网实现百兆桌面、千兆主干、核心支持万兆,图书馆、实验室、室外活动场所等公共区域无线覆盖,实现有线加无线的全覆盖、全交换的网络结构。

辉煌历史

石家庄铁道大学风景学校始终坚持“质量第一、育人为本”的办学理念,致力于融知识教育、能力教育、素质教育为一体的教学改革。学校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省部级以上优秀教学成果奖61项。建有1个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门国家级精品课。《人民日报》专题报道了学校“以一流的教学质量、育一流人才”的做法。2006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被评为“优秀”。

学校长期坚持服务国家及地方重大工程需要,瞄准科技前沿,集中力量开展多学科联合攻关,承担完成了一批在国内外具有重大影响的课题,取得了一批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标志性成果。在隧道施工新技术及环境控制、国防交通应急工程、地质超前预报、大型结构健康诊断、TBM掘进技术、交通环境与安全工程、工程管理等研究方向独具特色。2008年到2013年间,学校主持承担国家“863”计划、“973”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社科基金、国家深空探测计划等各级各类项目800多项,科研经费达6.8亿元。获国家、军队和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80余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中国卓越研究奖1项,省部级自然科学、科技进步、社会科学一等奖33项。

学校秉承“严谨治学、勇于创新、精心育人、志在四方”的优良校风,学习风气浓厚,集体荣誉感强。2008年到2013年间,在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MCM)比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CUMCM)竞赛、全国大学生英语大赛、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大赛、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全国挑战杯科技大赛等国际和国家级赛事中,荣获国际奖10余项,国家级奖320余项;获得国家专利30余项;210余名学生荣获“国家奖学金”,19名学生获“茅以升科学技术奖铁道教育希望之星奖”,20名学生获“詹天佑奖学金”;考研率连续多年保持在20%以上,很多学生以专业第一的成绩被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等名校录取。学校注重思想教育,先后涌现出杨之亚、谷学志、王红丽、许法东等一批“全国见义勇为优秀大学生”、“河北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和“全国自强之星”先进典型,4个班被评为“全国先进班集体”,1个班被评为“全国先进班集体标兵”,校团委2003年和2009年分别被评为“全国五四红旗团委标兵”和“全国五四红旗团委”。毕业生以“下得去、用得上、干得好、发展快”深受用人单位欢迎,本科毕业生就业率连续10年保持在96%以上,两次被教育部授予“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2010年《中国教育报》以《石家庄铁道大学:96%以上高就业率的背后》为题,特别报道了学校的就业工作。60余年来,学校培养了8万余名毕业生,造就了一大批知名学者、工程技术专家和高级管理人才,其中2人成长为院士,10余人成长为将军和省部级领导,厅局级及以上职称人员近300人。《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央电视台等多家媒体报道了学校毕业生的先进事迹,国务院原副总理李岚清同志曾赞誉我校毕业生为“托起彩虹的年轻人”!

春秋甲子度,岁月峥嵘间。经过60余年的风雨兼程和历史积淀,石家庄铁道大学汇集军队、部委和地方院校优势于一身,形成了“军魂永驻、校企结合、育艰苦创业人”的鲜明办学特色,在国防建设、经济建设和区域发展中写下了一页页辉煌的篇章。在未来的征程上,学校会再接再厉谋发展,豪情满怀向未来,努力建成特色鲜明、国内知名的工程技术大学。

历史沿革

石家庄铁道大学历史沿革筹备时期

1950年6月,为加强铁道兵团正规化、现代化建设,适应新中国铁路抢修、抢建的需要,中央军委批准组建一所铁道兵干部学校。

1950年9月1日,解放军铁道兵团干部学校在北京成立,即为石家庄铁道学院的前身。 1950年11月6日迁驻河南洛阳。

军校初期

1951年5月,中央军委批准选址石家庄,干校期间为建国初期和抗美援朝的铁路抢修培养学员3409名。

1954年4月,中央军委令更名为铁道兵学校,师级建制。开始培养铁道兵初、中级指挥员。

1958年4月,重庆军事交通学校并入。

1961年,更名为第一铁道兵学校,为建立学院在组织、师资、教材、设施等方面的筹备也已基本就绪。

全国统招

同年7月,通过全国统一高考招收大学本科学员,设桥梁、线隧、机械专业,开始为部队培养高级专门技术人才。这一时期共毕业7797人。

1962年7月1日,经总参谋部批准更名为铁道兵学院,军级建制。设指挥系、工程系和军事交通系。学院成为一所培养指挥、技术、政治工作、军交干部的军队高等院校。

1970年3月,中央军委批复,铁道兵命令组建铁道兵学校,行使军级权限。

1973年,铁道工程专业招生。

1975年,招收部队高中毕业战士学员。

1976年1月,改称铁道兵技术学校。

1978年1月13日,更名为铁道兵工程学院。仍为军级建制

1979年4月,经中央军委批准,教育部和总政治部在联合通知中,将铁道兵工程学院列入全国重点高等院校,属第一批录取院校,是全军十三所重点院校之一。

1983年7月8日,总后勤部通知学院军事交通系从8月1日起移交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后勤学校。该系于1984年迁至武汉。

铁道部时期

1984年1月1日,遵照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随铁道兵并入铁道部,更名为石家庄铁道学院。

1990年,起与西南交大、北方交大等高校在“桥梁与隧道工程”、“工程机械”、“铁道工程”、“固体力学”、“断裂力学”等专业联合培养硕士生。

1993年,中专部从学院划出,成立石家庄铁路工程学校(现名: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1995年,成立石家庄铁道学院董事会,有铁道建筑总公司、铁路工程总公司等30家大型企业、科研院所参加。

1998年,申报机械设计与理论,道路与交通工程硕士点成功,开始有独立招收研究生资格。

省部共建

2000年3月1 日,石家庄铁道学院调整为“中央与地方共建,以河北省管理为主”的普通高等学校,是河北省重点建设的骨干大学之一。

2001年,学校土木工程专业通过建设部高等教育土木工程专业教育评估,是河北省首家通过这一评估的高校。

2003年9月,教育部批准学院为博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单位,由教育部单独下达招生计划,学院负责培养,由西南交通大学负责授予学位。

2009年3月,学校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增为博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

2010年3月18日,教育部向河北省人民政府发出《关于同意石家庄铁道学院更名为石家庄铁道大学的通知》正式确认石家庄铁道学院更名为石家庄铁道大学。石家庄铁道大学的代码为10107;同时撤销石家庄铁道学院的建制。

2011年10月,石家庄铁道大学入围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第二批名单。

2013年1月21-22日,石家庄铁道大学顺利通过立项建设博士学位授予单位验收。

2013年10月,为了贯彻落实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河北省人民政府《深化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合作协议》,河北省副省长许宁、国家国防科工局副局长胡亚枫分别代表省政府和国家国防科工局,在北京市签署了《共建河北大学、河北科技大学、北华航天工业学院、河北联合大学和石家庄铁道大学协议书》。石家庄铁道大学成为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与河北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

学科建设

学科概述

石家庄铁道大学风景

学校面向全国招生,第一批录取。学校设有18个学院(系),25个研究所。有47个本科专业,10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4个二级硕士点,2个博士学位一级学科,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种类(其中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有10个授权领域)。具有同等学力硕士学位授予权。建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4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8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省级重点发展学科,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009年被批准为博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2011年入围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第二批高校学科专业名单的专业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和土木工程两个专业,工程硕士层次的机械工程和建筑与土木工程两个专业。2013年1月顺利通过立项建设博士学位授予单位验收,正式成为博士生培养单位。2013年10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与河北省人民政府签署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与河北省人民政府《共建河北大学、河北科技大学、北华航天工业学院、河北联合大学和石家庄铁道大学协议书》,成为省部共建大学。

重点学科

博士一级学科:

土木工程、交通运输工程

河北省重点学科:

道路与铁道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载运工程运用工程、工程力学、计算机应用技术、岩土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管理科学与工程

河北省重点发展学科:

材料学

国家级特色专业:

土木工程、交通工程、工程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卓越工程师专业:

本科层次:土木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研究生层次:建筑与土木工程、机械工程

本科教学工程:

土木工程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精品课程

国家级精品课程

课程名称

负责人

所属院系

课程层次

所属学科

申报级别

工程机械杜彦良机械工程分院本科工学,机械类国家级
隧道工程朱永全土木工程分院本科工学,土建类国家级

省级精品课程

课程名称负责人所属院系课程层次所属学科申报级别通过时间
计算机网络范通让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分院本科工学,电气信息类省级2011
工程机械杜彦良机械工程学院本科工学,机械类省级2011
弹性力学刘淑红工程力学系本科理学,力学类省级2011
基础工程杨广庆土木工程学院本科工学,土建类省级2011
建筑材料籍凤秋材料科学与工程分院本科工学,材料类省级2011
铁路行车组织王明生交通工程分院本科工学,交通运输类省级2010
数据结构邸书灵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分院本科工学,电气信息类省级2010
Visual,Basic程序设计王学军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分院本科工学,电气信息类省级2010
测试技术马怀祥机械工程学院本科工学,机械类省级2010
市场营销王辉经济管理分院本科管理学,工商管理类省级2010
水力学齐清兰土木工程学院本科工学,土建类省级2010
桥梁墩台与基础工程王慧东土木工程学院本科工学,土建类省级2010
地下铁道孙星亮土木工程学院本科工学,土建类省级2010
数据库原理樊金生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分院本科理学,电子信息科学类省级2009
网络安全技术范通让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分院本科理学,电子信息科学类省级2009
供热工程田玉卓机械工程学院本科工学,机械类省级2009
机械原理杜立杰机械工程学院本科工学,机械类省级2009
经济法李利军经济管理分院本科法学,法学类省级2009
基础会计学梁毅刚经济管理分院本科经济学,经济学类省级2009
电路王硕禾电气与电子分院本科工学,电气信息类省级2009
大学物理实验郑乔数理系本科理学,物理学类省级2009
理论力学刘淑红工程力学系本科理学,力学类省级2009
工程爆破刘勇土木工程学院本科工学,土建类省级2009
桥梁工程王慧东土木工程学院本科工学,土建类省级2009
工程地质李忠土木工程学院本科工学,土建类省级2009
钢结构设计理论段树金土木工程学院本科工学,土建类省级2009
无机化学杨惠芳材料科学与工程分院本科理学,化学类省级2009
道路交通规划牛学勤交通工程分院本科工学,交通运输类省级2008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徐长山人文分院本科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类省级2008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任立新人文分院本科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类省级2008
信息技术基础王学军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分院本科工学,电气信息类省级2008
传感器原理马怀祥机械工程学院本科工学,仪器仪表类省级2008
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池建斌机械工程学院本科工学,机械类省级2008
铁路工程造价计价与控制(旧)段晓晨经济管理分院本科管理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类省级2008
大学物理(旧)杨庆芬数理系本科理学,物理学类省级2008
高等数学牟卫华数理系本科理学,数学类省级2008
线性代数与几何张保才数理系本科理学,数学类省级2008
钢筋混凝土结构理论段树金土木工程学院本科工学,土建类省级2008
土力学岳祖润土木工程学院本科工学,土建类省级2008
隧道工程朱永全土木工程学院本科工学,土建类省级2008
工程测量王国辉土木工程学院本科工学,土建类省级2008
铁道工程王明生交通工程分院本科工学,土建类省级2007
Visual,FoxPro程序设计王书海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分院本科工学,电气信息类省级2007
内燃机冯国胜机械工程学院本科工学,机械类省级2007
建筑施工项目管理韩同银经济管理分院本科管理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类省级2007
电工电子技术高蒙电气与电子分院本科工学,电气信息类省级2007
材料力学张效松工程力学系本科工学,工程力学类省级2007
工程力学实验张效松工程力学系本科工学,工程力学类省级2007
结构力学武兰河工程力学系本科工学,工程力学类省级2007
路基路面工程王祥琴土木工程学院本科工学,土建类省级2007
金属材料学于旭光材料科学与工程分院本科工学,材料类省级2007

教学科研

资源建设

石家庄铁道大学活动剪影

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河北省交通工程结构力学行为演变与控制实验室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土木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道路与铁道工程安全保障实验室

河北省重点实验室

河北省交通安全与控制重点实验室、岩土与结构实验检测中心

河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交通应急保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教学资源

石家庄铁道大学与太原铁路局和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联合申报的两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成为首批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建设单位。

拥有一批国内外先进的大型精密仪器设备,设备总值1.9亿元,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和电子全文图书225.79万册。校园网已经实现百兆桌面、千兆主干、全交换的网络结构。并全部接入 INTERNET 。

2013年学校首次主持国家973项目,杨绍普教授为首席科学家。由学校为项目第一承担单位,国内8家高校参加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工程结构力学行为演变与相关电磁过程的基础理论研究”已于本月初立项。这是学校首次承担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

为加强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建设,科技部决定以973项目的形式给予支持,根据实验室建设情况和实验室主任学术水平和组织能力,确定本项目由学校作为第一承担单位,杨绍普教授为首席科学家,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广州大学、重庆交通大学、河北工业大学、东北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为课题承担单位。

本项目围绕工程结构力学行为演变与相关电磁过程的基础理论研究中的重大问题,从多学科交叉的视角开展基础理论研究,推进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该项目的实施会大力推动学校的学科建设和基础理论研究水平,对提高学校的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具有重要的意义。

石家庄铁道大学教授赵正旭及他的科研团队先后7次参与我国航天工程任务,他们研发的可视化航天系统平台——三维可视化系统平台,已成功助力“嫦娥二号”奔月与深空探测、“神八”和“天宫一号”的发射与对接任务,以及“神九”、“神十”,会继续助力“嫦娥三号”等航天工程中。

2013年7月27日,由石家庄铁道大学国防交通研究所研制的“SLJ900/32型流动式架桥机”通过有关评审。以中国工程院院士何华武为主任的专家委员会认定,该架桥机整体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打破了国外架桥机技术在我国高铁建设市场上的垄断,使我国拥有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性能更优、安全性更好、造价更低的桥梁运架的一体机。

石家庄铁道大学活动剪影随着我国高速铁路和客运专线建设向山区发展,出现了大量隧道和桥隧紧密相连的施工情况。国内外市场上的架桥机不能很好解决通过隧道和在紧邻隧道口处架设桥梁的工况。石家庄铁道大学国防交通研究所技术总监刘嘉武教授带领科研人员历时两年多时间,经过大量的现场试验和施工实践研制出“SLJ900/32型流动式架桥机”。在架设重900吨、长32米的铁路箱梁过程中,他们采用主辅支腿功能转换技术,实现了无导梁支持的架梁模式,减少了作业流程,克服了普通架桥机在首末跨、隧道进出口和隧道内架梁的最小距离限制,解决了运梁过隧和紧邻隧道口或隧道内架梁的难题,简化了架梁作业程序,提高了作业效率和设备的安全可靠性。该机型经国家质监总局授权的检测机构检测,各项技术指标达到《架桥机型式试验细则》要求,经550余孔梁的架设应用,设备运行良好,性能稳定。

围绕国家重点工程开展科技攻关,在长大隧道通风、国防交通应急工程、地质超前预报、大型结构健康诊断、 TBM 掘进技术、交通环境与安全工程等研究方向上具有鲜明的特色。

在长大隧道通风、国防交通应急工程、地质超前预报、大型结构健康诊断、TBM掘进技术、交通环境与安全工程等研究方向独具特色。

2008年到2013年间,学校主持承担国家“863”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国家火星探测计划等各级各类项目800多项,科研经费达4.2亿元。获国家、军队和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10余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中国卓越研究奖1项,省部级自然科学、科技进步一等奖18项。被 SCI 、 EI 、 ISTP 三大检索工具收录论文数量,连续多年跃入全国高校 150 强的行列。

在河北省“三年大变样”活动中,做为省会石家庄市唯一拥有建筑学本科专业的学校,积极参与省里课题,“石家庄城市色彩研究”课题获得省市领导高度重视,多次做出批示,肯定了研究成果,为地方建设添砖加瓦。

学校本科毕业生就业率连续 21 年保持在 96 %以上,多次被评为国家、河北省“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

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注重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学管理和教学质量一直享有盛誉,教务处曾被评为全国高校先进教务处,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工作也曾被评为全国先进。该校获省、部级以上优秀教学成果奖30多项,土木工程专业于2001年一次顺利通过国家评估。2007年5月27日,第四届建设部高等教育土木工程专业评估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结束,学院土木工程专业以全票通过的好成绩顺利通过了建设部高等教育土木工程专业第二次评估。

学校始终坚持“质量第一、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致力于融知识教育、能力教育、素质教育为一体的教学改革,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省部级优秀教学成果奖28项。2006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被评为“优秀”。

院系设置

石家庄铁道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石家庄铁道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石家庄铁道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石家庄铁道大学风景石家庄铁道大学交通运输学院

石家庄铁道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石家庄铁道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

石家庄铁道大学人文学院

石家庄铁道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石家庄铁道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石家庄铁道大学工程力学系

石家庄铁道大学外语系

石家庄铁道大学数理系

石家庄铁道大学高等技术学院

石家庄铁道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石家庄铁道大学四方学院

现任领导

党委书记、校长

王岳森

党委副书记刘智华
党委常委,副校长杜彦良
党委常委,副校长杨绍普
党委常委,副校长陈进杰
党委常委,副校长赵月霞
党委常委,纪委书记马志超
副校长刘国欣
党委常委,副校长刘瑾
党委常委张建民
党委常委刘金喜
副校长李金善
范千文
司镜涛

历届领导

历任院长(校长)

刘震寰——铁道兵团干部学校校长兼政委(1952.10-1954.11)

龙桂林——铁道兵学校校长(1954.11—1962.6)

吴建初——铁道兵学院院长(1962.11—1966.3)

沈鸿林——铁道兵学院院长(1970.1—1976.12)

王 ? 敏——铁道兵技术学校校长(1976.12—1978.8)、铁道兵工程学院院长(1978.9—1983.11)

屈 ? 张——铁道兵工程学院副院长(1983.11—1985.2)、石家庄铁道学院院长(1985.2—1988.6)

崔中林——石家庄铁道学院第一副院长(1987.3—1991.4)、石家庄铁道学院院长(1991.4—1993.10)

张守义——石家庄铁道学院院长(1993.10—1998.9)

姜稚清——石家庄铁道学院院长(1998.9—2006.4)

王岳森——石家庄铁道学院院长(现为石家庄铁道大学)(2006.4—至今)

历任书记(政委)

崔田民——(兼)铁道兵团干部学校政委(1950.9—1952.10)

刘震寰——铁道兵团干部学校校长兼政委(1952.10—1954.11)

李 平——铁道兵学校政委(1954.7—1962.6)

李庆柳——铁道兵学院政委(1962.11—1968.3)

院革委会主任(1968.3—1969.12)

铁道兵学校政委(1970.1—1976.12)

铁道兵技术学校政委(1976.12—1978.8)

铁道兵工程学院政委(1978.9—1982.10)

黎 群——铁道兵工程学院第二政委(1979.12—1983.11)

王成林——铁道兵工程学院副政委(1983.6—1985.2)

石家庄铁道学院党委书记(1985.2—1992.10)

肖怀安——石家庄铁道学院党委书记(1992.10—1999.7)

马树强——石家庄铁道学院党委书记(1999.7—2004.10)

王岳森——石家庄铁道学院党委书记(现为石家庄铁道大学)(2004.10—至今)

知名校友

李东东,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现任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会长。

余海岁,1985年毕业于石家庄铁道学院,英国诺丁汉大学副校长、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1998年获澳大利亚岩土力学协会杰出成就特诺洛普(Trollope)奖,2000年获英国土木工程师协会泰尔福特(Telford)奖章,2008年获国际岩土力学与工程学界的德赛奖(Chandra S. Desai Medal)。

申长雨,1984年毕业于石家庄铁道学院,现任大连理工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国家橡塑模具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国家级重点学科“材料加工工程”学术带头人,同时兼任全国青联副主席、中国科协委员、中国青年科协副会长、中国塑料加工协会工程塑料分会副会长、河南省科协副主席、河南省青年科协主席、河南省学位专家委员会副主任等职。

马树强教授,河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现任河北工业大学党委书记。

关天明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1984毕业于学校机械系工程机械专业,现任大连交通大学副校长。

冯卫星教授,博士,现任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

王海龙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1985年石家庄铁道学院桥梁工程系本科毕业,现任河北建筑工程学院院长,学术委员会主任。

周孟波,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工程学院和石家庄铁道学院铁路桥梁专业,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兼任中国海外工程有限公司的董事长。

夏国斌,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副总经理,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82年10月毕业于铁道兵工程学院桥梁专业。

彭树贵,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职工董事、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工会主席、监事会主席。

王清明,1983年毕业于原铁道兵工程学院桥梁系,现为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科技部部长,高级工程师。

许东坤,中铁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宋津喜,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孙公新,中铁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

王欢祥,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工程学院,甘肃省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党委副书记,兼祥泰置业公司董事长、甘肃省建筑业联合会副会长、甘肃省投资咨询委员会专家委员。

薛继连,1979年毕业于学校桥梁工程专业。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神华股份公司副总裁、朔黄铁路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娄德兰,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董事长、院长、高级工程师。

彭道富,1983年毕业于原铁道兵工程学院,现任中铁十八局副总经理,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左其其,上善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石家庄铁道大学60年校庆期间为母校捐款一亿元。

刘树山,1989年至1993年在我校地下与隧道工程专业学习,现任中铁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张挺军,1984年毕业于石家庄铁道学院铁道建筑系铁道建筑专业,现任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

韩邦飞,1984年毕业于学校桥梁工程系,美国弗吉尼亚州交通部高级技术主管、美国URS公司首席科学家、美国土木工程学会(ASCE)理事。

赵晋华,1984年毕业于石家庄铁道学院桥梁工程专业,现任中铁十一局集团公司总经理。先后被评为铁道部“青年科技拔尖人才”、“先进科技标兵”,山西省“劳动模范”等称号。

吴春军,1989年毕业于石家庄铁道大学地下工程与隧道工程专业,1989年6月毕业后参加工作,连续在中建集团工作18年,现任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总经理兼局党委副书记。他凭着好学上进和勤奋扎实的工作作风,逐步从一名基层的工程技术人员成长为中建六局局长,先后在中央党校、中建管理学院、英国CIOB总部和清华大学经管学院进修学习,获英国皇家特许建造师资格、清华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多次获得总公司优秀党员、优秀项目经理称号,2004年获得“全国优秀项目经理”称号。

校园文化

校歌

石家庄铁道大学校徽《石家庄铁道大学校歌》

张金城 ? 词

夏康 ? ? ?曲

在军旗下诞生,在征途上前进

我们的学院欣欣向荣,欣欣向荣

严谨治学,精心育人,课堂里洋溢着我们的青春

努力实践,结合工农,天地间飘扬着我们的歌声

丹心报祖国,热血铸路魂,为钢铁长城铺大地

我们志在千山万水中,我们志在千山万水中

校训

严谨治学、勇于创新、精心育人、志在四方(校风)

《铁道大学赋》

——为石家庄铁道大学创办60周年作

(作者:李东东;来源:光明日报)

铁道大学,欣逢甲子,燕赵金秋,时维庚寅。桃李天下,契阔音问,少长咸集,追昔抚今。高谈阔论处,卓荦为杰;腾蛟起凤时,胜友如云。

遥忆当年披戎装,举军旗,耀军徽,铸军魂。硝烟方尽兴大业,志在四方献青春。逢山开新路,遇水架高桥,不坠青云志,永驻奋斗心。铁轨浩浩十万里,拔关夺隘,气益雄浑。大军莽莽十五万,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敢忘千秋家国事,居安乐,思忧患,百万大裁军。官兵挥泪卸绿装,志不改红心。铁军黄埔映肝胆,一脉传,铁色存。

合抱之木生毫末,九层之台起累土。严谨治学,精心育人;山高水长,似海师恩。先生三千,传道授业,释疑解惑,教诲晨昏。后学六万,焚膏继晷,手不释卷,业精于勤。借他山之石攻玉,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俱收并蓄;以华夏经传正本,上下求索,闳中肆外,与时俱进。慎思明辨,学以致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栉风沐雨,扑面征尘。

铁道大学,位石家庄,春秋六十,历历耕耘。三迁校址,两番改制,七度更名,一朝出新。关山何迢迢,云天何渺渺,中华逢盛世,神州有铁魂。任重道远,更上层楼,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相关新闻

2013年10月22日,经过层层遴选和严格评审,石家庄铁道大学校27名青年教师被授予首批“青年科技拔尖人才”称号,并获得学校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简称“优青”)支持。

据了解,“优青”计划特别针对具有博士学位或副教授以上职称,年龄在40周岁以下,社会科学类42周岁以下的优秀青年教师给予资助。自然科学类每人资助20万元,社会科学类每人资助10万元。“坚持‘科学需求和国家需求’两个轮子驱动,是这次‘优青’评选的突出特点。” 学校副校长杨绍普介绍到,评选活动自2013年5月启动并正式实施。评选条件具有很多“硬条件”——“优青”计划划定了包括年龄、科研业绩等严格、客观的申报条件,只有符合条件的申请人,方可入围资助人选;申报人员的研究方向必须与国家和河北省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具备成长为学术拔尖人才的良好素质和潜力,结合学科差异,确定最终入围人选。

据学校科技处负责人介绍,结合自己的知识结构和学校的优势特色,抓研究热点、抓学科前沿,抓关键科学问题,是本次首批获得“优青”称号和支持的27名教师的最大亮点。学校学术委员会专家评审表示,虽然不能保证所有优秀的科研人才都能够得到“优青计划”的支持,但得到支持的都是有一定潜力的科研人才。

相关评论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相关新闻